“微信抢红包”是现下人人都会玩的一种移动与社交相结合的娱乐方式,但在一群人的手中却“变了味”,成为一种可以随时随地敛财的虚拟平台。近日,淮南市公安局潘集分局治安大队就破获了一起微信红包赌博案件,该案涉及人员众多,玩法奇特,据潘集警方初步统计赌资一百多万元。
2017年6月1日,潘集警方接到群众徐某报警称:自2017年5月以来,苏某某在手机微信群中开设赌场,邀集多人以发红包猜尾数的形式进行赌博,数额很大,其在短短十几天中输了15万元。 6月2日,潘集公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队立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徐某称,他是经朋友介绍进入这个叫“怡红院”的微信红包群,恶梦就从这里开始了。从看到别人发红包,猜中获得几十倍的返利,徐某觉得这种微信赌博方式好玩,赚钱也快。开始的几天,总是赢得多输得少,但几天之后,徐某便开始不断的输钱,他不甘心,便不断地加大投注,想要将输的钱再次赢回来,于是徐某便陷入了越输越赌、越赌越输的恶性循环之中。
通过连续几天的暗中侦查,民警逐渐掌握了这个微信红包群的游戏规则。潘集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龚健介绍,“怡红院”微信红包群由苏某某、陆某建立,苏某某的妻子韩某为其提供手机、银行卡等供其结算赌资。他们共建立了九个抢红包群,参赌人员六十余人,每天分两个时段进行赌博,下午14时至17时,夜间23时至次日零晨2时,群主规定,群成员发红包金额为每个包30-300元不等,分5-6个包,发包者只发不抢,群主开包,群主有六个微信号同时抢,发红包者猜红包尾数的数字,猜中其中1个红包的尾数,获2倍赔付,猜中2个红包尾数获5倍赔付,猜中3个红包尾数获20倍赔付,最后由该群内财务号进行微信转账赔付。一个群晚上大概能发两三百个红包,粗略一算,一晚上的红包流水少则一万多元,多则几万元。
经过前期侦查,民警基本摸清了这个以抢红包为幌子的赌博微信群的组织人员,并掌握了嫌疑人苏某某、陆某、韩某的身份信息。犯罪嫌疑人苏某某(男, 29岁)与陆某(男, 29岁)两人无正当职业,曾有多次犯罪前科,整日沉迷网络赌博游戏,相继输掉几万元,又无经济来源,两人便商量自己建一个利用微信红包赌博的群来牟取非法利益。 2017年5月中旬以来,犯罪嫌疑人苏某某从网上购买一部苹果6p手机并安装具有自动抢红包功能的“机器人”软件,在网上建立“怡红院”微信红包群,苏某某使用其妻子韩某(女,32岁)的手机在群里负责赌资结算,同时苏某某还拥有多个微信号在群里营造赌博气氛。苏某某伙同陆某利用“怡红院”微信红包群,采取“发红包、猜尾数”、设定赔率的方式,邀集许某支、苏某利、韩某梅、陈某、杨某龙、刘某某、李某某、田某某、李某某等六十余人聚众赌博,涉案赌资达一百多万元。
2017年6月2日15时,犯罪嫌疑人苏某某、韩某在淮南市潘集区田集街道白云小区内被抓获;6月16日,另一犯罪嫌疑人陆某在潘集镇被抓获。7月6日,犯罪嫌疑人苏某某、陆某被潘集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参与赌博的许某支、苏某利、韩某梅、陈某、杨某龙、刘某某、李某某、田某某、李某某等六十余人被治安处罚。 7月18日,该起聚众赌博案件被潘集警方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办案民警介绍,在微信群里发红包,“如果是朋友间的小额互发,没有营利性质的,可视为赠予,不涉及违法,但如果以营利为目的抢红包群,就涉嫌聚众赌博。 ”
彭博 徐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