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用爱播撒法援惠民阳光——六安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侧记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7-06-21 15:47:41




2017年4月21日上午,六安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方厚奇、市政府对外办副主任漆学富、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林明、市司法局法援中心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发布会,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耿天鸿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上,六安市司法局局长方厚奇向社会公众介绍了2016年度六安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开展情况、取得的成效及2017年度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工作安排。省、市20余家新闻媒体参加了此次新闻发布会。据了解,2016年该市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6134件,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10.2%,较2015年度增长31%,近8000余人从法律援助中受益。另外,今年截至5月底,该市又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014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1.4%……

六安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新闻发布会

提升保障水平 优化法援民生保障机制


2016年法律援助工作作为我省新增的六项民生工程之一,寓意着这项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六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推出并完善了各项法律援助制度,使六安市的法律援助工作规范有序、卓有成效的开展。

一是制定法律援助保障政策。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和调整法律援助对象经济困难标准的通知》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使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能够惠及更多低收入群体。与市财政局联合制定了《六安市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项目实施办法》,明确了全市实施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目标任务、实施内容和保障措施。二是加大法律援助经费投入。 2016年,全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中央、省级投入286.8万元,市、县区财政投入286.3万元,较2015年相比增长近1倍,经费使用率达105%。三是强化法律援助经费管理。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了《六安市本级法律援助经费管理办法》,明确了经费使用范围、案件补贴标准、补贴发放程序等。联合市财政局对全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经费使用情况开展专项检查,确保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发放办案补贴。

法律援助业务培训

规范服务举措 打造法律援助优质窗口


服务质量好坏,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法律援助的工作标准。为了规范服务举措,优化法律援助服务窗口,近年来,六安市司法局真抓实干强基础。

一是健全便民网络。积极构建“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全市共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269个,村居联络点1947个,形成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法律援助网络体系。二是完善窗口建设。按照省司法厅规范化窗口建设标准,设置了私密接待室、调解室、档案室、文印室等功能区域,配齐便民服务设施,公示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办案程序及监督电话,为群众提供舒心办事环境。三是提升服务水平。窗口工作人员实行首问责任制,坚持挂牌上岗、推行微笑服务、“六心”服务,努力提升窗口服务水平。四是强化热线管理。全市8家市、县区法律援助中心全部开通了“12348”法律服务热线。进一步完善“12348”工作机制、落实“12348”规章制度和服务规范,确保“12348”热线可以给困难群体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 2016年,全市“12348”热线共接听群众咨询1.3万人次。

法援宣传走进电台直播间

提高办案质量 调控法律援助案件结构


高质量的法律服务是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近年来,六安市司法局在确保法律援助案件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监管力度。

一是优化案件结构。在稳定诉讼案件、社会律师办理案件结构的同时,重点加强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力度。 2016年,全市共办理诉讼案件3810件,占已结案件的81%;社会律师办案3342件,占比54.6%;办理刑事案件1232件,占全市两级法院刑事案件结案总数的56.2%,超额完成了省定的各项案件比例。二是加强质量监管。组建了案件旁听评议小组,确立了案件质量监督员,确保对重大及疑难案件实行全过程监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资深律师组成案件评议小组,从已办结案件中随机抽取80件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通报。三是注重绩效考核。以实施效果为核心,开展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绩效考核。市法援中心以电话、走访等方式,对受援人逐一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对社会公众开展工作满意度调查。及时做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信息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把握服务主题做好重点人群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服务对象是弱势群体,其目的是维护这一群体的合法权益。为了更方便弱势群体维权,六安市司法局情系百姓办实事。

受援人赠送锦旗

一是不断加强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为了确保刑事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及时维护,市、县区法律援助机构均在看守所、检察院、法院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实行律师值班制度,定期安排律师坐班,提供法律咨询,开展法律宣传。二是扎实开展农民工维权专项行动。在接待窗口设立农民工维权咨询台,由专职值班律师负责接待、解答。对农民工讨薪案件,简化申请程序;对群体性案件指派经验丰富的社会律师办理,坚持做到“当日申请、当日审批”。 2016年岁末,在全市统一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牵手农民工温暖在冬季”法律援助专项维权活动。在此期间,全市共受理农民工维权案件145件,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接待农民工咨询4500人次,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867.5万元。三是认真做好军人军属法律援助工作。在军分区、消防支队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简化案件审查程序,为军人军属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

拓宽宣传渠道开展法援民生工程宣传

法律援助作为法治建设领域中一项新兴的事业,广大群众的知晓率和认同感还不高,如何让这项利民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实现其应有的价值,六安市司法局在客观分析后,确定把加大宣传,提高知晓率作为法律援助工作重要任务来抓。

一是坚持传统媒体宣传。在《皖西日报》开辟专版刊登法律援助民生政策解读,做客六安电视台向广大群众介绍该市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具体做法。二是利用新媒体宣传。在市政府网、市普法网、六安法制宣传公众微信上及时更新法律援助工作动态,宣传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切实提高法律援助的社会影响力。三是结合重大节日宣传。结合“志愿者在行动”、“3.8国际妇女节”、“助残日”、“安全生产日”、“江淮普法行”、“12.4”宪法宣传日等重要节日开展宣传,通过散发宣传材料、发放宣传品等形式,提升法律援助社会知晓度。四是利用公益广告宣传。在人员相对集中、人流量较大的皋城广场,利用LED电子屏播放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动漫宣传片;在火车站设立法律援助宣传牌;在皖西路隔离栏上投放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公益广告;在城区主要公交干线上播放法律援助公益视频。

□彭军 周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