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让资本融入文化 让文化更有价值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6-09-27 17:21:01

论坛寄语:

安徽省民营文化企业协会秘书长赵陵生:

今天的论坛主要是深入推进文化与资本的融合,对我省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协会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我们这些企业家都是全省最优秀的企业家,但是他们企业也要与金融相融合。过去是政府搭台,现在是协会搭台,把企业家和金融家连在一起,起一个桥梁作用,使他们对接,把我省的民营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做出我们协会的贡献。



安徽凯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晓栋:

对于我们民营企业来讲,这是一次盛会。今天专家讲课的内容很丰富,面对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讲得很实际,也很确切,让我们在将来的发展上,理清了思路。




在深度融合中实现双赢


省委宣传部文化发展改革办公室副主任 曹多胜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发展民营文化企业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促进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从引导投资、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多个方面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今年4月,我省公布了“安徽民营文化企业100强”名单。新入选的100强企业涵盖了文化产业全部十大门类,2015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6.85亿元,利润总额34.6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 43.03%和41.90%。入选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56家,净资产超亿元企业35家,主板上市公司3家。目前,我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在某些方面已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文化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应该说,实现文化强省战略,既要依靠国有文化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更需要筑牢民营文化企业的基础支撑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也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企业要想有着较快的发展,离开金融的支持是无法实现的。和国有文化企业相比,民营文化企业更需要金融的支持。这次金融论坛秉承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原则,推动文化与金融的合作,特别是民营文化企业与金融业合作,很有意义,也十分重要。

最近,国家出台了《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为深化文化与金融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我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也对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即将发布的安徽十三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中,对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两个+”,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文化+”,其中“互联网+”主要是文化科技融合,而“文化+”主要是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而文化与金融产业融合是其中特别重要的方面。

当前,我省文化改革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搭建多元的投融资服务平台,特别对拓宽民营文化企业融资渠道,推动民营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十分重要。今天我们把金融机构的专家们请来,希望你们成为文化的“圈内人”,用创新的思维服务于文化企业,把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与加快自身经营转型结合起来,努力使资本更有文化、使文化更有价值,让文化和金融在深度融合中实现双赢,共同发展。同时希望在座的企业家们能够利用这次机会,把我们企业的优势、风采展现给金融界的朋友们。希望双方的合作更加深入,取得丰硕成果。

我省文化强省正在强力推进,推动文化金融合作促进民营文化企业加快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也是建设文化强省的迫切需求。希望通过本次论坛能够对我省民营文化企业做大做强,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建设做出贡献。

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民企辛勤付出



合肥市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处长 范红梅

近年来,合肥市高度重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就完成文化投资项目391个,同比增加52个。今年5月,我省首个创意文化产业基地——合肥市包河经开区创业文化产业基地授牌,同时,合肥市入选首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名单,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试点城市。科大讯飞第二次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近10家文化企业“新三板”挂牌。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民营文化企业的辛勤付出。很多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过程中历经艰辛,大多数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多年的拼搏,打开了市场,累积了良好的品牌,促进了社会就业和税收,活跃了市民文化生活,也为推动全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不少民营文化企业,特别是处于初创期的中小微民营文化企业,由于遇到资金瓶颈,使企业很多好的项目和创意难以实施,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有的企业甚至因此而面临生存危机。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当务之急。

发展民营文化企业,不仅需要民营文化企业自身的努力,更需要社会各方面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今天,省民营文化企业金融论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优质的平台,希望我省的民营文化企业家们珍惜这次良好的机会,积极向优秀民营文化企业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向各大金融机构介绍自己的企业和项目,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我相信,通过金融机构和民营文化企业充分交流和深入沟通,这次论坛一定能够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





企业融资必须规避这些问题



上海启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 宋纯星

什么业务都想做,却在擅长的事情上没有专注。我曾经遇到一个做娱乐节目视频的公司,公司的收入才一两千万,团队也是传统媒体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想做电子商务,在广告收入都没有做到很大的情况下,花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不擅长的电商、社区、App等,只会事倍功半。

目标定得很高,却没有具体的落脚点。之前有一家做机器人的公司找我,号称今年要做到一个亿的收入。但是上半年的收入只有几百万,这和目标差距不是一点点。很多创业公司在描述目标时非常远大,但是落到实处却发现很难落地,归根到底是没有沉下来,把每一件小事做好。

只关心规模,不关心具体的财务情况。只有极少数特别例外的情况需要持续不断烧钱,大多数生意都是很快要赚钱的。精打细算是每一个企业家都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闭门造车,不和外界沟通接触。没有企业一开始战略方向就非常正确,一定是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许多企业两耳不闻窗外事,自然不知道外面的趋势。有时候犯了战略性的错误,也没有人来指出。应该多跟外界沟通,得到一个反馈,也是一种不断改进的过程。

切勿做不切实际的高估值。我之前遇到一个公司,还没开始做,就对外界说估值1个亿。这种情况就是给自己找了一条黑路,市场上但凡正常一点的投资机构都不会给机会见面聊了。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还能谈融资吗?

非上市企业融资完全可以像公开市场融资一样,给自己拟定一个区间价格。先做好跟多位投资人的接触,根据接触下来的反馈,调整区间定价的高低。如果你非要追求一个很高的价格,这样很容易导致融资失败。一旦融资失败,项目在市场上流传,几乎所有的投资人都会知道,他们心里也会对项目产生负面的想法。




“新三板”已然兴起,你准备好了吗?



安徽安泰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杨高国
“新三板”市场被业界称之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后一块正在大规模开垦的绿洲,那么对于民营文化企业而言,挂牌“新三板”的价值和意义何在?

最直接的帮助就是定向融资效率提升,有效缓解融资难题。以现代农装(股份代码:430010)为例,公司在2008年3月进行了第一轮定向增资,实际募集资金金额为5500万元;2011年8月又完成了第二轮定向增资,以6元/股的价格向40名对象发行了3000万股,实际募集资金1.8亿元;2014年1月23日,该公司通过定向发行股份4000万股,募集资金3.24亿元,额度之大直逼创业板、中小板IPO的融资水平。

更深远的价值还在于可以实现股份流动性提高,帮助打造品牌价值,通过股权激励,稳定公司核心团队、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督促企业规范和完善公司治理,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获益虽然是明显的,但在“新三板”挂牌,对企业的规范是有要求的。比如对独立性的要求,包括公司的资产(房屋、土地、知识产权、车辆、固定资产等)、人员、财务、机构、业务都要独立。

公司的重大债权债务和重大资产变化要清晰、明确,前十名的交易合同及对象都要接受主办律师及券商的核查,重大资产变化的情况,主办律师及券商也要对其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

同时,公司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应当能够出具书面《证明》,证明公司能够依法申报纳税及缴税,近两年未发现该公司存在欠税记录,尚未发现因违反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而受到重大处罚的情形。



文化需要金融驱动



华富嘉业投资管理总部副总经理 陈伟

我个人觉得,民营文化企业有三个关键问题需要处理。文化产业属于轻资产行业,该行业在获得债权融资、担保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贷款周期较慢、贷款额度较小、综合费率偏高等,很多银行是不愿意放贷的,这可能是民营文化企业面临最核心的问题。这一问题如何解决呢?目前从银行的放贷机制上是很难处理的,这是银行应该做的事,银行要转变思路,调整适应新环境下的投贷机制。第二,民营文化企业自身有没有很好的商业模式?企业家只靠讲情怀、讲热情是很难实现企业盈利的,做企业与出版一本书、拍一部电影、写一首诗是不同的,做企业要有稳定的经营、持续的业务增长,很好的利润来源。民营文化企业需要改善其经营管理,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或盈利模式。第三,民营文化企业你是否规范?是否透明。很多民营企业都存在不规范问题,民营文化企业规范的程度,随意性较强。如何让自己更规范,只要把你的财务规范好,公司治理处理好,业务流程梳理好,形成较好的治理机制和权衡机制。我们希望民营文化企业从自身出发,处理好各方面关系,民营文化企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好应尽事务,我们相信,融资难将不会是难题。

在股权投资方面,我们也调研了一些文化类型的企业,也投了一些民营文化企业。投的过程中,我们能给他们带来什么?除了能给他们带来资金,更重要的是给他们带来规范意识和资本所带来的系列化资源整合。比如,我们投了一家从事展览、文化创意的企业,我们进去后首先是帮助企业梳理财务,让公司财务规范起来。起初公司老总觉得财务不重要,但梳理后他发现原来企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可以提升并改进的地方。经过我们的梳理和规范,这家公司近期准备挂牌新三板,在我们投资之后,陆续获得了多家机构的投资。我们相信未来会带来很好的估值和新的融资机会。对民营企业来说,我们不希望他们打游击战,我们希望通过股权形式的进入,让企业认识到规范的重要性,让企业认识到“正规军”的重要性,让企业认识到多层次资本市场平台的重要性。只有走向规范化,你才会得到合理的估值、定价和融资。



企业家与券商共议资本市场之路



23日下午,金融圆桌论坛开始,13家券商介绍了各自在证券市场上的优势,民营文化企业家则介绍了各自企业的项目。论坛上,企业家们还与券商就“新三板”上市的条件、“符合增长率达50%”的计算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分公司总经理孙智磊: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经济改革和企业股权融资的背景下,企业怎样借助资本市场发展自己的事业,是企业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尽管企业上市需要付出很大成本和代价,但未来资本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虽然挂牌上市解决不了所有问题,但你不上市未来的发展空间、融资的成本以及吸纳社会资源程度都会很有限。在此背景下,协会组织这样的对接是非常符合国家发展潮流的。在整个上市过程中,需要企业有核心的竞争力和过硬团队,还需要合作伙伴。

挂牌上市就像结婚一样,需要有充分的准备才能踏上这条路。可以说,资本市场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高层次之路。如果没有准备好就需要先练练内功,甚至可以不需要急着挂牌上市,先找好值得信赖、有专业知识能力的伙伴,解决好企业挂牌上市之前的相关问题。

经纶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张俊:今天这个会议形式很好,让我们抛开券商发行人,直接与投资人见面,省下了发行费。这也提醒我们的企业家多参加这样的会议,不管是否挂牌上市都可以募资。我在此给在座的倡议,如果大家想走资本市场这条道路的话,你自己一定要比中介更专业,我非常反对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中介来做。我们花钱请中介给我们干活是应该的,但如果在规则、法律条款的理解上,你不懂规则可能会出事情的。建议想走资本之路的同行企业,一定找一个能力很强的财务总监或董事会秘书,真正把规则弄透彻,而不能随随便便地就让一个人做财务总监或董事会秘书。这样,也可以避免与中介机构对接上出现效率方面的问题。

安徽华安达集团公司董事长潘同春:上午有专家说,“新三板”上市需要“双三”即“连续两年盈利额达到三千万、利润额盈利三百万”,刚才又有人说需要连续两年盈利两千万。觉得相互矛盾了,请帮忙回答一下“新三板”到底是怎样一个条件?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分公司副总经理周喜:
这是两个概念,举例来说,大家考一所学校需要达到一个录取分数线,考上这所学校后又有甲乙丙三个班,如果你想进入最好的甲班又需要达到一定分数线。进入新三板之后如果再达到“创新层”,就需要新的条件。所谓的“双三”也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立项的标准和内核的标准各家还不一样,现在股转公司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这个标准由券商来定。

安徽安泰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高国:其实,“新三板”这一块股转公司没有具体的营业额、利润额要求,各家券商标准各不一样,量小的不给挂,“双三”不是绝对的。现在是企业招券商,如果企业营业额太小,券商可能不会愿意接手。

合肥金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地:我们公司定了一个目标,准备按照“创新标准二”在努力,是不是有一个指标年收入达到四千万、股本两千万。另外,还有一个指标“复合增长率达50%”,请教各位“复合增长率达50%”是一个什么概念?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分公司副总经理周喜:
比如, 2014年是一千万, 2015年“复合增长率达50%”就是1500万, 2016年计划复合增长率就以2015年的1500万为基数标准,即以上一年基数为标准。现在一些互联网企业每年可能翻倍甚至翻好几倍,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确实困难。

本期策划  钟政林
作者  周莹莹  袁中锋  张良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