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朋友冒充妻子欲骗公证书
本网讯 4月26日,记者从六安市皋翔公证处获悉,在重重把关的基础上,公证处近期揭穿了一名办证当事人的“把戏”。公证没办成,当事人还被警方处以行政拘留和罚款。据悉,这是省司法厅和省公安厅下发《关于依法查处扰乱公证执业秩序违法犯罪行为的意见》后,该公证处与当地警方首次联手打击的公证造假行为。
3月4日上午,李某和妻子汤某一同到皋翔公证处,申请办理委托书公证,从而授权他人代为处理夫妻二人名下的房产。公证员认真核对了李某和汤某的证明材料,却发现汤某的身份证、结婚证与正常的证件有出入。再询问二人的婚姻年限、房产处置理由,李某躲躲闪闪,答非所问,这更让公证员坚信其中有猫腻。果然,通过向公安、民政部门查询,证明这是一起想通过“假人假证”骗取公证书的行为,公证员当即报了警。
后经警方查明,李某想出售一套夫妻共有的房产,因妻子不同意,他就找来一名女性朋友冒充妻子,并通过办证小广告花了600元办了假的身份证和结婚证,试图骗过公证处办理委托书公证。只是,这瞒天过海的招数被公证员识破,不仅600元打了水漂,还收到了六安市公安局裕安分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面临五日的行政拘留,以及几百元的罚款。此外,公证员还将李某的信息录入了全省公证办证系统“黑名单”,假如今后李某想到其他公证处蒙混过关,一录入身份信息系统就会立即发出警告,公证员会重点审查,令其无法得逞。
如此“昂贵”的造假成本,恐怕会让一些意欲为之的人却步。一直以来,“假人假证”困扰着全省各家公证处,据皋翔公证处统计,仅2015年11月和12月,公证员就发现了累计20余起造假行为。为了加大对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去年底,省司法厅和省公安厅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查处扰乱公证执业秩序违法犯罪行为的意见》,要求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情报会商机制,依法追究行为人相应责任。
公证员告诫一些别有用心者:骗取公证书是违法行为,会引发一系列法律后果,切莫存侥幸心理。 (记者周莹莹)